4月22日,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张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在墨《千年报》发表署名文章《一个目标 四大倡议》,表示这一理念被写入中国宪法,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指出中国先后提出四大倡议,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平台、三大支柱”,强调中拉同为发展中世界重要组成部分,都支持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主张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磅礴力量。全文如下:
一个目标 四大倡议
十年前,习近平主席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和平发展、迈向繁荣进步指明了前行方向。这一理念已被写入中国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中国先后提出四大倡议,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平台、三大支柱”。
“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它聚焦国际经济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迄已得到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支持,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今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
另外三个倡议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回应了人类现阶段面临的发展、安全和文明合作难题。
全球发展倡议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宗旨,提出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数字经济等八个重点合作领域。为支持倡议落地,中国已搭建“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两个资金平台,发布了50个务实合作领域项目及1000期能力建设项目清单。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安全挑战。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是推进落实这一倡议的重要举措。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斡旋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是落实这一倡议的具体实践。
全球文明倡议超越“单纯物质发展”,倡导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文明力量。
这四个倡议均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机会和成果与世界共享,生动诠释了中国对全人类进步事业的不懈追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更多确定性,是回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的最佳答案。
中国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拉美也有句谚语:“老鼠有了志气也可吃了猫”。中拉同为发展中世界重要组成部分,都支持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主张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