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使馆新闻
驻墨西哥使馆临时代办王惠君就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接受墨《千年报》电视台采访
2023-01-12 07:24


1月11日,驻墨西哥使馆临时代办王惠君就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接受墨《千年报》电视台采访,介绍了中国三年抗疫成就和当前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并针对中国疫苗效力、个别国家限制中国旅客入境等话题进行答问。

采访主要内容如下:

《千年报》电视台:您能否介绍下目前中国的疫情情况?当前的情况是由于零疫情政策的放松导致的吗?

王惠君代办:三年来,中国的抗疫成果广为世界所认可。中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有专家统计,如果中国在疫情最凶猛的时期不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那么将至少导致400万人死亡。英国纪录片制作人柯文思过去三年都在中国,他说:“我一直是中国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受益者”。一个月前,当中国开始调整优化抗疫政策措施时,全国开始应对由奥密克戎变种导致的第六波疫情,新增病例迅速增加,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疫情形势的关注。

在回答你问题的第二部分前,我想反问一个问题:截至目前,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成功避免了奥密克戎变种的高感染率? 没有。各国在调整防疫政策时都曾经历过这样一个高增长阶段。正是基于对此的现实认识,中国政府自去年初以来,一直在谨慎观察和评估这一病毒变种在中国香港等地的传播情况,以寻找相对代价最小、风险最小的时机进行政策调整。有人说,夏天是最好的调整时机。2022年的6、7月份可以吗?不可行,因为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不足。2023年6、7月份呢?也不可行,因为老年人2022年接种疫苗所产生的主动免疫的保护力在下降。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个月前做出优化调整是合适的,因为此时具备了几个条件:一是从病毒潜伏期更短、致病力明显下降。二是虽然感染人数较多,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多数,重症率和死亡率极低。三是中国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0%,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接种率从年初的40%上升到了80%以上。同时,中国多措并举提升药品药能,中西药供应均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主管部门还按市场原则推进国际医药合作,已批准进口辉瑞等国际厂商生产的新冠治疗药物。以上是中国疾控专家、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1月8日接受采访时的主要观点。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防疫措施始终因疫情形势不断调整变化,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调整优化绝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将工作重心由防控感染转向防重症、保健康,重点强化服务和保障,调集一切资源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减少死亡。

中国防疫政策“换挡”是为了有效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动选择。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是英国、法国、德国人口的20倍左右。可以想见,中国这个14亿多人口大国的防疫任务多么艰巨,那么过关之后,中国经济将释放出的韧性和活力有多么巨大。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走出“换挡”带来的阵痛,疫情形势的发展总体在预期和掌控之中。北京已最先渡过疫情高峰,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近日多地也纷纷宣布渡过感染高峰。中国政府还在持续对疫情进行密切监测,做好必要准备。三年来,中国积累了疫情防控和处置的丰富经验,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对最终战胜疫情有充分的能力和信心。

《千年报》电视台:您能否介绍下疫苗接种在抗疫斗争中的作用?

疫情暴发三年来,中国持续大力推进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目前,中国已为14亿人口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亿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60岁和80岁以上老人全程接种率分别超过85%和65%。当前,中国已有十多款新冠疫苗,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和接种方式,年疫苗产能达70亿剂以上。中国疫苗是安全可靠的,中国的领导人都接种了国产疫苗。中国的3款疫苗被OMS纳入紧急使用清单,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中国疫苗,其中一些国家还把中国疫苗作为低龄儿童唯一使用疫苗,数十国领导人接种中国疫苗。

这些疫苗在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重症病例时发挥了有效作用,香港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一种疫苗是万能的,可以完全预防感染。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人员接种非中国疫苗,在每一波疫情暴发时感染人数仍都有大幅上升。

中国此轮大面积感染的主要原因不是疫苗,而是其他因素。一是中国政策调整前防控做得很好,以致于感染人数占总人口比例极低,缺乏所谓“自然免疫”,也没有“混合免疫”,形象地说就是免疫洼地;二是当前在中国流行的奥密克戎分支BF.7和BA.5.2等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和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叠加免疫洼地,造成短时期内感染人数大幅上升;三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冬季,人们更多在室内活动,病毒传播更容易;四是中国的第三针和第四针加强针覆盖面还不够广。无视或不了解以上多种因素,简单地把中国近一个月的情况与已经经历了多次感染浪潮且有较高免疫屏障的欧美国家进行对比,得出中国疫苗效力低的结论,是荒谬的,不符合实际。

中国不仅维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为全球抗疫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率先提出将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和大量医疗物资,并向世卫组织提供捐款。我还可以与你分享更多数据:三年来,中国同世卫组织开展技术交流60余次,最近的几次会议是在12月9日、30日,1月3日、5日。中国还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批抗疫专家组,在非洲、亚洲、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举办援外医疗培训900多期,培训2万余人次。未来中国会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更好应对疫情挑战,更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千年报》电视台:您如何看待某些国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额外检疫等限制措施?

当前,少数国家针对来自中国的入境人员采取限制或额外检疫措施,与病毒本身的特点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符,无助于团结协作、科学抗疫,不利于保障各国人员有序往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根据世卫组织近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要流行毒株同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没有发现新变种或显著突变。近期包括墨西哥传染病专家马西亚斯在内的多国卫生健康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流行的新冠毒株之前都是在世界其他各地传播后进入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毒株,所以没有必要针对中国采取特别入境限制。

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后,许多国家表示热烈欢迎中国游客到访,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近日,泰国副总理等政府官员前往机场迎接中国赴泰航班并送上卫生康复防疫包和花环,墨西哥政府一直以来也都没有对中国游客入境采取限制,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中国的疫情形势是可控的。中方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同时,我们也呼吁各方秉持科学原则,采取科学适度、不针对特定国家的防疫措施,避免任何政治化疫情的言行,共同保障人员正常往来,为国际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